当前位置:首页 > 实时新闻 > 正文

2016.01.24观《奇葩说的灵感》

摘要: 2016.01.24观《奇葩说的灵感》最佳答案53678位专家为你答疑解惑2016.01.24观《奇葩说的灵感》周末看了一档早前...

2016.01.24观《奇葩说的灵感》

最佳答案 53678位专家为你答疑解惑

2016.01.24观《奇葩说的灵感》

周末看了一档早前就很火的辩论节目《奇葩说》,一开始是真的被奇葩吸引,后来慢慢发觉有一些切入点还是有点意思和看头的,总不至于单纯的乐呵大众,也可能是因为有蔡康永的加入!节目有个很有意思的地方,给一个观点作为辩论的选题,选一个观点作为自己的持有,然后围绕此展开辩论,列举一二三点来hold住你的观点!在此,我看到各种辩证手法,然最有意思的事情,我觉得是选一个点来讨论、发挥等等。这让我延伸和联像,生活中处处是可以辩论和自由发声的观点,可以聚几个小伙伴即可发挥,好像有点意思!试试看!

《奇葩说》一定是从鲁迅这里得的灵感

用基于怀疑的创新性思维来学习九年级上册语文

我在加拿大教儿子学初中语文

第二讲:《奇葩说》一定是从鲁迅这里得的灵感!

我:目前国内以辩论为主的节目是哪个?

儿子:那肯定是《奇葩说》啊!为什么问这个?

我:因为,这里面有个道理在,就是说辩论,肯定是针对某一个议题,来提出正反两个方面的意见。比如:《奇葩说》里面的“女人一定无法兼顾事业和家庭吗?”,“男人累了不可以流泪吗?”等等。那些辩手各自从自己的论点出发,去寻找论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,这个辩论的过程也叫做论证的过程,如果给他们用文字记录下来,都是什么体裁的文体呢?

儿子:议论文呗。

我:对。

儿子:那这么说,其实议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啊。比如,我昨天晚饭话题说的是:我们班部分同学纯属盲目自信。这个论点的论据就是:1.他们很多人根本不会玩排球,也没有经过系统训练,就说自己进过排球队;2.明明没有训练,也没有实战过,就说自己很擅长,一定能赢;3.自私自利,随意接球,不懂配合,眼里没有团队,不谈战术,输球走人,推卸责任。所以我说,他们绝对是盲目自信,自欺欺人。

我:对,这样就是一篇非常好的议论文。论点很准,论据很足,支撑得住。话说回来,《奇葩说》是当下人们诉说自己的观点的平台。那在90年前,确切的说是1934年,也就是“九· 一八事件”发生三年之后的中国,面对国民政府的不作为,甚至,还有人说什么“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”之类的话,鲁迅先生,是如何亮剑,拿出自己的耀人的观点的呢?

儿子:啊哈!原来如此,你这是要开始学习第五单元的节奏啊。

“含沙射影”、“一语双关”这些写议论文必备的素质,正对鲁迅的脾气

我:对啊,我们言出必行,说先学第五单元就先学它。因为我觉得先解决为什么学习和如何学习的思想和方法问题,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。而这个单元就是讲这个的。而第一篇文章的标题就很有意思,看似和我们今天的生活主题相反(今天的中国真是自信满满),其实很有警醒作用。文章篇幅不长,但是十分精悍。

儿子:恩,看了这篇文章的预习,我想我要先了解两个方面的问题:

1.“九· 一八”事变,以及鲁迅写这篇文章的背景到底是什么?

2.什么是驳论文,它与正面的立论的文章有什么不同?

我:不错,这的确是应该先解决的问题。

儿子:

九一八事变(日本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侵华战争)一般指九·一八事变

九·一八事变,又称奉天事变、柳条湖事件。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,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件。九·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企图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端。

九一八事变后,中国东北沦陷,但中国国民党的官僚、政客和社会“名流”(指为国民党官僚、政客粉饰太平的御用文人等)却在北京等地多次举行“法会”,祈祷“解救国难”。1934年4月,国民党的戴季陶和下野的北洋军阀段祺瑞等,又发起请第九世班禅喇嘛:在4月28日至5月18日,在杭州灵隐寺举行“时轮金刚法会”,“求佛菩萨来保佑”。还说什么“今则人心浸浸以衰矣!非仗佛力之加被,未由消此浩劫”。1934年8月27日,当时颇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报纸《大公报》也发表了《孔子诞辰纪念》的社评,散布“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”的失败主义论调。

本文写于“九一八”事变三周年之后,中国近代本来就国运积弱,屡遭凌侮。“九一八”事变又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失败的阴影,国内悲观论调的一时甚嚣尘上。当时资产阶级报纸《大公报》发表社论,指责中华民族失去了自信力,为国民党反动政府推卸责任。针对这一观点,鲁迅先生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,发出了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。鲁迅写这篇文章之前的一个月,就发烧,肺病已相当严重。文章写完之后的两个多月,他写了《病后杂谈》,还致信杨霁云,自称是在敌人和“战友”的夹攻下的“横战”,病情的恶化和精神的压力,并没有影响他对世事的热忱和关注。后收入《且介亭杂文》(《鲁迅全集》第6卷),属鲁迅后期杂文。

驳论文,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,或直接批驳(驳论点),或间接批驳(驳论据、驳论证);继而,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。驳论是跟立论紧密联系着的,因为反驳对方的错误论点,往往要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论点,以便彻底驳倒错误论点。

侧重于驳论的议论文是驳论文.驳论文往往破中有立,边破边立,即在反驳对方错误论点的同时,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观点.

批驳错误论点的方法有三种:1.驳论点2.驳论据3.驳论证.

但归根结底是为了驳论点。

驳论文是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文体,在对一些社会丑陋现象的批判与揭露上价值尤为突出,但学生在写作中往往感到不知从何驳起,无从下笔。其实,这类文章写作有一个思路,那就是:1、列现象,2、示弊端,3、探根源,4、指出路。

我:对喽,其实你弄明白了这两个方面的内容,就知道这篇文章的思路,和写作手法了。然后你再用具体的文中的话一对照,就会彻底明白了。而说实话,这种驳论性质的文章,再适合鲁迅不过了。

儿子:为什么?

我:因为鲁迅先生的文章风格就是针砭时弊,刀刀见血,对于假大空是绝不手软的。而且他的语言风格从来都是幽默、生动而且一语双关的。

抓住了一个人的“思路”,基本上就锁定了他的全部

儿子:那我从哪里入手,来彻底学透这篇文章呢?

我:首先,你要把它看做90年前的《奇葩说》,目前发言的是鲁迅先生,议题是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?》,鲁迅先生是反方,他提出的观点是“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”!而且他要驳倒正方“中国人已经失掉了自信力”的观点。

其次,你要用驳论文的写作思路来往这篇文章上套,套出来,结构就出来了。

儿子:好的。

1-2段,是列现象,说明三种事实,针对此事实,有人慨叹: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。

3-4段,是展示弊端,也就是说,这样的论点,其实会带来哪些问题。

第三段,其实是驳论据,也就是三个事实,实在是站不住脚,论据站不住,论点自然也不行;这个过程其实是驳论证的过程。

第四段,不论是他们眼中的自信力还是鲁迅先生命名的他信力,其实都不大靠得住,甚至会暴露出问题的本质。这一段为驳倒论点做好了铺垫。

5-6段,探求出根源,其实本质问题还是“自欺欺人”,也就是说,他们不是谈自信力的问题,而是用“自信力”来掩盖他们不敢面对问题的“自欺欺人”的丑态。然后话风一转,我们其实并不缺有自信力的人,无非是你们掩盖了一些东西,不让大家看到而已。

7-9段,指出路,用一段十分有力的排比句式,用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:“中国的脊梁”立马就提振了我们的士气,让鲁迅先生的论点站住了脚跟。

到了文章最后,再一次提出,他们的论点是自欺欺人的,号召大家睁开慧眼,不要看“状元宰相”的文章,还是要看看身处现实社会中甘心抛头颅、洒热血的劳苦大众,无产阶级,仁人志士等所谓的“地底下”的人们的行动,这些人才是凸显中国人到底有没有自信力的主流。

儿子:我分析到这里,其实还有几个问题,不是很明确。

1.他信力,这个词是如何灵光闪现到鲁迅脑子里的?

2.埋头苦干、拼命硬干、为民请命、舍身求法,都是什么人?还有第八段,说这些人今天也有,不过总是被摧残,被抹杀,消灭于黑暗中,不能为大家所熟知罢了。这都是谁呢?

我:很好,不过,解铃还须系铃人,你自己其实是能找到这个答案的。

儿子:

1.“他信力”、“自欺力”这是作者在本文里特地造的两个新词,用“自”和“他”,“信”和“欺”两对反义词衍义造成的。这是一种修辞手法,这两个新造的词和原词“自信力”一对照,就显出极其深刻的讽刺意义。第二自然段“有人”是指梁实秋等文人,针对对方三个论据一一批驳。文章用两个假设复句,第一个假设复句,“自信”早已失掉,第二个假设复句,是退一步讲,接着指出失掉“他信力”后可能寻找一条“新生路”,那就是相信自己,“但”字一转,“不幸”得很,走上了一条可怕的路,即求神拜佛、虚无漂渺、精神麻醉的路。这就是上层统治者自欺欺人,以掩盖他们乞求于帝国主义镇压革命的罪恶目的。因此,文中“中国人”究竟是谁,就不言而喻了。

2.这里指富有反抗精神的中国人民。“中国的脊梁”是不求名利,埋头苦干,创造社会财富和灿烂文化,推动历史前进的广大劳动人民和创造发明家。如毕升、李时珍等。也是不怕流血牺牲,继而反抗反动统治的革命者和坚持抗战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。如陈涉、李自成、洪秀全、岳飞、文天祥等。一种是代表人民利益,不顾个人安危,为解除或减轻人民疾苦而奔走呼号,为民请命的人。如杜甫、白居易、关汉卿等。一种是历尽艰辛,奋不顾身,探求佛教教理的人。如法显、玄奘等。这就是“中国的脊梁”,是用比喻形象地对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人的高度评价。

我:非常好!其实当年作为中国的脊梁的英雄更多,比如我们学过的闻一多,李公仆,包括鲁迅本人,有肺病还坚持用笔战斗。更加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、地下党等等。

儿子:恩,这样一来我就基本上搞清楚这篇文章了。那我还想的是:学习这篇课文,对于今天的我们到底意义何在呢?我们中国人现在已经是自信满满了。

我:哦?真的是这样吗?你在加拿大看到的中国人都是这样的吗?哪怕是在国内的中国人也都有了足够的自信吗?

“逆境是否有利于人成长”,“顺境是否能产生真正的自信”?

儿子:哎呀,这个问题好大!我得好好思考。

我:是啊,课后的第五题给的也不小啊。“逆境是否有利于成长”,那根据辩证法来说,事情是没有绝对的,我就像接着问:“顺境是否就一定产生真正的自信呢?”。你怎么看?

儿子:我的第一反应是,无论顺境、逆境,都不要太多,也不要没有。没有逆境就没有成长,没有顺境就没有动力。如果一定要我说一种论点,我的应该是:

逆境是有利于成长的;

因为这个议题的重点在于:逆境的确是成长的不可缺少的因素,很重要,但是要看程度,不能逆到了绝望的地步,那就没有进步了,只有死亡;

顺境不能产生真正的自信;

这个论点的重点是:什么是“真正的”自信。顺境可以帮助人提升自信,但是不是真正的自信,值得商榷,如果要论证好,需要先说明自信到底是什么?什么是真正的自信,解释清楚了,就知道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顺境了,甚至可能还需要一些逆境。所以,顺境不是决定性因素,逆境才是。顺境和真正的自信不是必然的关系,有时甚至是背道而驰的。

我:非常好!我相信你能写好任何一个议题。把字词的部分解决一下吧。

儿子:玄虚:空而不切实,不可信。

渺miǎo茫: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料。

诓kuāng骗:说谎话骗人。

怀古伤今:追念古代的事情,感伤现在的事情。指一种落寞、悲观的思想情绪。

埋头苦干:专心一意地刻苦工作。

舍身求法:原指佛教徒不惜牺牲自己,远道求经。后比喻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自己。

前仆pū后继:前边的倒下了,后边的紧跟上来。形容不怕牺牲,英勇奋战。

自欺欺人:欺骗自己,也欺骗别人。

不足为据:不能作为依据。

本课的学习思维训练:

1.其实如何学习此篇课文,在预习和课后习题中都已经告诉我们了,就看我们有没有“慧眼”;

2.鲁迅的这篇文章就是《奇葩说》,只不过平台换成了当年的报纸上而已;

3.驳论文并不神秘,知道了它的四步,就彻底搞清楚了此文;

4.学习有关“中国人自信力的问题”其实对于当今的我们更有意义?我们是真正的自信吗?还是表面上的自信?如何建立自己的真正的自信?更值得我们思索。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