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随笔】气清景明又一年
眼下时节,正是春好时,人间四月天的美,在于一刹那的惊艳,一瞬间的难忘。四月天,蓝的让心透亮,花儿开的让眼舒畅,看哪里哪里都好。
气清景明,清明,就是用来好好感受的。用心,感受。
其实,幸福和快乐真的建立在健康和平安的基础上。我们一定要让身心都健康,积极阳光正能量,我们也要平安出行每一天,珍爱这宝贵的生命。
如此,才会看见这蓝蓝的天,清清的水,流动的白云……才能和心爱的人在一起,守得有爱的每一分每一秒。这就是活着的意义。
而那些身外之物,真的就是身外之物了,有了平淡但精彩的生活,还有什么不能放下的呢?余生,我只想这样好好的活着就好。
想开了,一切都会晴朗,日子也会过的更有意思了,不是吗?
要像火苗一样,火热的去生活,燃烧平凡的岁月,保留一颗激情有爱的心,纯真且简单。抬头仰望蓝天,清明,你好!
声明:文章图文均为作者“追阳葵花”原创,未经允许授权,不得以任何形式引用转载!
清明时节,阳光甚好。没有细雨纷纷,似乎少了几许忧思伤怀的气氛,却多了几分春和景明之气象。
4号早晨,五姐电话告诉我:清明节前后,10天内不要在微信里发问好语,只能发祝福平安语。我一听,明白这是一种对亡人表达缅怀尊重的仪式,想到我刚还往同学群里转发了一条搞乐的视频,就有点惴惴不安,好像亵渎了什么。
千百年来,清明节的心情总是那么深,那么沉,以至于人们渐渐忽略了这个时节里气清景明的大好春光。
其实,清明是一个悲喜共生的时节,一面是心情沉重的祭祀,一面是心情明快的踏春,似乎颇为矛盾。这不是我独创的看法,历来史书都有记载,清明文化也一直沿袭至今。
早在远古时代,“清明”和“立春”、“雨水”等一样,只是一个时关稼穑农事的节气。
每到四月之初,大地回春,气温变暖,降雨增多,正是春耕播种的大好时节,先民们便会在此时安排农耕、蚕桑。民间广为流传的“清明前后,种瓜种豆”、“植树造林,莫过清明”等农谚,说的就是先民们在清明期间种植劳作的活动。
据张岱《夜航船.天文部.时令》讲:“周公始定二十四节,以合二十四气。”此为“清明最早起源于周朝”之说。
西汉司马迁《史记》卷二十六,《历书》中有记载:“春分后十五日,斗指丁,为清明,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,盖时当气清景明,万物皆显,因此得名。”
到了清朝,富察敦崇的《燕京岁时记》中引用《岁时百问》云:“万物生长此时,皆清洁而明净,故谓之清明。”
由此可见,注重“清”和“明”,一直是清明节的一个重要文化内涵。今天的我们,更不应该辜负这个节日里的“清”与“明”。
就连流传最广的一首《清明》诗也体现了这一点。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”这两句呈现出一幅愁绪满怀、伤心欲绝、凄凉悱恻的悼亡图景,令人感景伤怀;而接着诗人笔锋一转:“借问酒家何处有?牧童遥指杏花村。”一幅杏花梨雨、酒旗飘飘、春意阑珊的动人图景浮现眼前,与前两句形成鲜明对比,大有柳暗花明的意味。我以前一直很困惑不解: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?多么矛盾冲突啊?现在似乎明白了:经历了生死离别,才更懂生命的珍重;泪水洗过的眼睛,所见会更加清澈明亮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清明逐渐演变成一个以祭祀为重点的节日,这与古代的寒食节有关。
古人在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天,一般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或两天,这一天要禁烟火,吃冷饭。所以叫“寒食节”,也叫“冷节”、“禁烟节”。
关于寒食节,民间流传着一个悲壮而又凄凉的故事。
故事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,晋国“骊姬之乱”,使得晋献公的儿子重耳流浪国外。重耳在流浪期间,饱受磨难,九死一生,所幸他身边有个叫介子推的随从,对重耳一直不离不弃,忠心耿耿。有一次,他们的盘缠被抢,又在山里迷了路,连续几天都没有饭吃,重耳饿得走不动了,心情也非常绝望。介子推心痛不已,救主心切的他竟然弄来了一块烤熟的肉给重耳吃,重耳吃了肉,精神恢复很多,才问他肉是从哪里来的,介子推这才撩起裤管给重耳看他血淋淋的大腿,原来他是忍着钻心疼痛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,并烤熟后给重耳吃的。重耳感动得热泪盈眶,并且说将来一定要报答他。介子推表示不求报答,只要公子永远记住他一片诚心即可,并且希望公子能够振作起来,匡扶晋国,将来能成为一个勤政爱民的好国君。
十九年后,重耳终于重返晋国,果然当上了国君,就是晋文公。
时值周室内乱,"未尽行赏",便出兵勤王。"未尽行赏"中就有介子推。对此,介子推却说:“晋文公返国,实为天意。”他认为忠君的行为发乎自然,没必要得到奖赏,并以接受奖赏为耻辱,进而隐居绵山,成了一名不食君禄的隐士。
介子推不肯受赏,曾赋诗一首表达心迹:"有龙于飞,周遍天下。五蛇从之,为之丞辅。龙反其乡,得其处所。四蛇从之,得其露雨。一蛇羞之,死于中野。"邻居解张为介子推不平,悄悄写了封书信挂到城门上。晋文公看到这首诗后,后悔自己忘恩负义,赶紧派人召介子推进宫受封,才知道他已隐入绵山。晋文公便亲率人马前往绵山寻访。谁知那绵山蜿蜒数十里,重峦叠嶂,谷深林密,竟无法可寻。晋文公求人心切,听信小人之言,下令三面烧山,逼介子推出山。没料到大火烧了三天,周围绵延数里,介子推却始终没有出来。
大火熄灭后,有人在一棵枯柳树下发现了介子推母子的尸骨,晋文公悲痛万分,在介子推的尸体前哭拜一阵,然后安葬遗体,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,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。掏出一看,原来是片衣襟,上面题了一首血诗:
割肉奉君尽丹心,但愿主公常清明。
柳下作鬼终不见,强似伴君作谏臣。
倘若主公心有我,忆我之时常自省。
臣在九泉心无愧,勤政清明复清明。
读完这首诗,作为读者的我,都已潸然泪下,更何况受过“割肉”之恩的晋文公。晋文公将一段烧焦的柳木带回宫中,做了一双木屐,每天望着它叹息:"悲哉!足下。"此后,"足下"成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,据说就是来源于此。
第二年(公元前635年),晋文公领着群臣,素服徒步登山祭奠介子推,表示哀悼。山上一片荒芜。行至坟前,只见那棵烧枯的老柳树死而复活,绿枝千条,随风飘舞。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,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。他敬重地走到跟前,珍爱地掐下一枝,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。这就是清明节人们以折柳表达缅怀先人的由来。
每年到介子推被烧死的这天,晋国都要禁烟火,吃冷食,这就是寒食节的来历。
自那以后,人们为纪念忠良,在寒食节扫墓、禁烟火、吃冷食的习俗渐渐传遍了中国。
因为“清明”和“寒食”的日子非常接近,后人就将寒食与清明合在了一起。统称为清明节。
此外,清明节的部分习俗还来自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——上巳节。
上巳节,民间又称“三月三”,是古代举行“祓除畔浴”活动中最为重要的节日。在这一天,人们会相邀结伴去水边沐浴,称为“祓禊”[fú xì],意在洗濯去垢,消除不祥。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、曲水流觞、郊外游春等内容。
我们南方有句谚语叫“三月三,蛇出钻。”到了农历三月,冬眠的虫蛇苏醒,开始出洞。为防蛇咬,这天要吃地米菜煮蛋或蛋煎糍粑,来堵蛇洞。所以每逢此时,乡间就会有妇女儿童在田陌野地挖地米菜的景象,城里菜市场上也有一把一把的地米菜摆着卖的。这也与上巳节的传统习俗不无相关。
到了唐朝之后,寒食节和上巳节逐渐退隐,最终被清明节所替代。清明,因而才兼有了祭扫和踏青的习俗。
清明扫墓,贵在情真,不在形式。现在农村扫墓,时兴燃放烟花爆竹,坟地鞭炮声此起彼伏,烟雾弥漫,震耳欲聋。这点,我是很不喜欢的。
我设想着在我百年之后,躺在净土里,到了清明时节,我也会爱那清新的空气,那新吐的绿芽,那草丛里星星点点的黄花、紫花,那荆棘里静静绽放的白花,爱每一朵花的一尘不染,让它们替我吐露对人间亲人无尽的思念与祝福。
我也会盼望我的亲人来为我扫墓,但我不会喜欢烟花爆竹的喧嚣,更不喜欢它污染这清明的空气和洁净的绿草、春花,我只希望我的亲人静静地与我的魂灵对话,享受这难得的短暂的隔世情缘。
我会喜欢亲人在我的坟头插上纸幡,当亲人扫墓离去,那在风中摇曳的纸幡,就是亲人留给我的思念,会让我的魂灵安详、温暖。
我想,如果另一个世界的英灵有知,大概也多是我这样的想法吧?所以我不喜欢在坟地燃放烟花爆竹。而且,这也与寒食节禁烟火的传统相违背。
人在尘世,不能免俗。虽然不喜欢,但还得遵循乡土乡风。每次跪拜完毕,心正凄凄然,鞭炮一响,就会分神,会把人从悲情中解脱出来。从这点看,也算是有点意义吧。
受疫情影响,这个清明节没有回去,心里总时不时地涌起一些情愫,尤其想念我的父亲,很想念,很想念,有时会无法遏制的流泪,这种无法再相见的想念是一种无以言说的苦痛,当这样想念一个人的时候,如果他还在世上,不管是在天涯还是海角,都会不顾一切的奔向他,只要能够再见他的面容,听他的话语,哪怕历尽千辛万苦也会在所不辞,可是......,不能了,不管你怎样想念,也只能是看到一堆坟冢了。
清明寄怀二首
问
疫情防控几时休?
无计问天天亦愁。
先父魂灵盼归否?
茫然问柳柳颔头。
思
清明时节未能还,
遥寄哀思致梓田。
梦里鹃啼飞细雨,
声声含泪到茔前。
年年清明,岁岁怀思,愿天堂亦是阳光温暖,春花烂漫,愿花飨逝者,春暖亡魂。
最美人间四月天。春天行至此,天地豁然开朗,万物欣欣向荣,春天的清、春天的明,永远轮回在那不朽的《兰亭集序》里,永远见得到崇山峻岭的苍翠、茂林修竹的优雅、清流急湍的素洁、曲水流觞的欢畅。愿我们走过扫墓的清明,放下生命的背负,迎接雅集的清明,放飞生命的自由。
【作者简介】
马玲,曾用名马远玲,湖南澧县人,现居长沙。爱钓鱼,好读书,喜码字。有散文、诗词、随笔等数十篇呈现于自创的微信公众号【秋思秋语】,亦有散落于其它网络平台。
上一篇:4A沸石有什么作用
发表评论